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JMP数据分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5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案例分享】JMP确定性筛选实验设计(DSD)在生物制药工艺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6-26 13: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同行业者,好想看多更多的一些信息,比如如何确定的CPP,总不能单单一句话“根据以上模型,阳离子工艺参数X6、X7和X8对各项关键质量属性和收率影响较大,为关键工艺参数(CriticalProcess Parameter, CPP)”就确定了CPP。我之前了解到的是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30517543.png,从Set point到high/low point对应CQA的变化,与CQA的接受的区间范围,之比大于10% 就是CPP,不知道对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9-6-28 09: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您的解答,一般来说因子都存在交互作用,所以也不好直接的确定一个因子的impact ratio;倒是您说的三个方面来确定是否是CPP更科学合理一些, 尽管这些评价都偏向于主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9-6-28 09: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其实比较疑惑的是,一般情况下,实验设计的思路是部分析因筛选具有显著性影响的因子(此时还要考虑到分辨率不够时,特别是因子较多,实验数量少,因子交互作用存在混淆,若交互作用具有显著性,那么还要分析具体是哪个交互作用显著,感觉就复杂多了),随后进行爬坡,爬坡到达曲率时进行RSM。但确定性筛选设计一阶二阶二次项均无显著混淆,能直接分析出具体哪个交互作用显著,还能分析出是否出现曲率,实验数量与部分析因差不多,那么部分析因的优势在哪呢。感觉自己做的7因子,IV分辨率,3个中心点,19组实验的部分析因,不如直接采用确定性筛选(17组实验,加3个中心点也才20组实验)得出的信息量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JMP数据分析论坛 ( 沪ICP备13022603号-2 )  

GMT+8, 2024-5-3 01:21 , Processed in 0.36869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