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JMP数据分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数据让你知道,相见原来是故人《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22:4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面对广义大数据,我们如孩童一样,一遍又一遍地问着为什么?为什么人有生老病死?为什么有日月星辰?人类文明将向着什么方向发展?我的命运呢?来世可以与爱人再续前缘么?广义大数据就像一个慈祥的老人,对我们娓娓道来。
  前不久有一则新闻十分“骇人听闻”。讲的是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的一个叫做平阳乡的地方出现了一批“再生人。”何为再生人?就是这个乡里面7800多人中 有一百多人是带有前世记忆投胎转世而来的。这些再生人从能说话开始,便能说出他前世姓什名谁、家住何处、做过什么事、怎么生、如何死等等。这种神秘的现象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注意。不过以现在的科学水平,我们并无法真正弄明白事情的真相。
  “多应不信人肠断,几夜夜寒谁共暖。欲将恩爱结来生,只恐来生缘又短。”宋朝晏几道的诗句能够唤起我们对很多电影情节的记忆。兄弟情长,拼死相护,临命终时好朋友守在身边为之神伤,在弥留之际,主角用 颤抖的声音说一句,来世我们还做好兄弟;英雄救美后,身受重伤,眼看着就要撒手人寰。在生命最后一刻,含泪默默说一句,我们来世再续前缘。《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也是从代表轮回的三生石畔开始的。“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只是来生再世,哪怕再遇到,谁又能认出谁来呢?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人类自古以来对于身前身后事都存在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好奇。西方古代大学问家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都对于人死后有来生深信不 疑。中国的道教、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无不对人类死后的去向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关于人类的奥秘,向来难以被科学所探究。也正是因为这个,很多人在难解的事实面前选择了装聋作哑。我们在阅读古代经典的时候也大都抱着一种审视的心态。做学问当真是需要这种严谨的。只是几千年来,人类并没有改变什么。面对这些生死 问题,即使科学发展到了今天,我们依然如同幼童一样无知。其实,社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大可不必继续对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情避而不谈,反而应该大谈特谈。怎么谈?用科学来谈。不光要用科学来谈,更要超越现今科学的桎梏去探索。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这些神秘的问题都抱有一种“不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在研究古代经典时,很多人都抱着一种先入为主的态度,常常落入纠结于文字本身的情境。例如佛教经典中对西方极乐世界的描述,极乐世 界中有七宝池,即由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码碯七宝组成的池子。很多人说这些描述根本是当时的人对于自身心目中的美好场所的一种描述。进而全盘否定西方极乐世界、全盘否定大乘佛法。然而我们若是用科学的角度来考虑这一描述,我们便大可不必谈之色变。
  在《阿弥陀经》初被翻译的时候,西方极乐世界的概念才在中国出现。甚至在《阿弥陀经》刚被记录下来的时候,印度的大德们对于这个世界还很迷茫、并不了解。如同现在我们要向一群没有 吃过糖的人描述甜的滋味,用尽一切语言都很难形容。我们可以描述吃到甜味时身体的舒适,心里的满足。也可以描述吃到甜味时这个味道对于我们来说相当何物。我们可以说甜味是一种让人感到愉悦的东西,即使拿世界上最大的钻石,或是拿世界上最好的跑车来交换我对甜的味觉,我都不换。于是我们就知道,在描述一件别 人从来不曾得知的事物的时候,我们本能的会用到一些当今这个时期最贴切的事物。若是《阿弥陀经》在今日写成,那么其中所提到的宫殿随身,恐怕将会变为别墅随身或者庄园随身吧。
  所以,对于人类奥秘的探索,当停留在文字或者现象本身,那么还未行动就已经落了下乘。对于大数据的探究亦是如此。当我们停留在数据本身的时候,我们对于大数据的理解就已经失败了。大数据从来都不是单单指大量的数据。我在对狭义大数据和广义大数据做出定义的时候感 觉到了自己智慧的贫乏。无论怎么去想,怎么去琢磨,终究和真相相去甚远。这种感觉似乎和描述甜味相似。我们就知道,在对于真相探究的路上,必须要抛弃对任何知识的偏见。传统的经典要不要读?佛经要不要去了解?那圣经呢?可兰经呢?犹太教包不包含着智慧?物理学呢?生物学?心理学?当一个超越了现今人类全部认知的事物出现的时候,正是我们要将人类全部智慧集合起来的时候。
  《天使与魔鬼》一书里面提到了很多科学家毕生追求的,是用科学来解释宗教。而在大数据面前,科学与宗教将得到最根本的统一。狭义大数据论的终极,就是人类所有已存学科的统一。沿着追寻奥秘、寻求智慧的路前进,就是大数据论对我们的最高指导。
  很多人不明白广义大数据论存在的意义。
  我只想反问一句,数据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先进,我们能够掌握多少?能够分析多少?
  狭义大数据发展到最巅峰,也必定无法对上文中提到的轮回现象做出解释。这就是广义大数据存在的意义。
  未来某一天,我们能够去分析一个人所有构成的物质,记录他身上每一个质子的运动。我们能够在他死后,跟踪组成他这个人的所有物质。看看这些物质是怎么样 随着自然的变化而运动,又怎样和其他物质一起组成新的物体。那么这个过程是不是轮回呢?有些物质会脱离地球,有些物质会在宇宙中游荡。那这些物质会不会去 往极乐世界呢?我们死亡以后,如圣经里所说的,尘归尘、土归土,组成我们的物质将会重新回归大自然,然后组成新的物体。这样一个过程恰恰就是轮回。抛开古今中外所有宗教经典的文字意义,我们人类对于轮回的解释,似乎能够被狭义大数据论印证。
  但是单单达到这种程度需要多长时间呢?而即使 狭义大数据发展到这种巅峰时期,难道我们真的能够监测这宇宙间存在的所有物质?六度分割理论适用于我们对于轮回的探究。任何物质与物质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每一分子与其他分子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大数据层面的世界将会是透明的。可是,狭义大数据却无法看透这透明,提供给我们答案。狭义大数据始终如文字 一样,受到人类思想的局限。
  关于对这个世界的体悟,是现有科学无法到达的高度。狭义大数据能够帮助我们突破现今科学所有的桎梏却不能帮助我们突破人类自身的局限。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我们能够在探索真理的路上前进多远。
  广义大数据能够帮助我们弄清楚物质循环的规律,甚至明白规律背后的规律。面对广义大数据,我们如孩童一样,一遍又一遍的问着为什么?为什么人有生老病死?为什么有日月星辰?人类文明将向着什么方向发展?我的命运呢?来世可以与爱人再续前缘么?广义大数据就像一个慈祥的老人,对我们娓娓道来。
  到那个时候,我们才会恍然大悟,原来相见不知是故人。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JMP数据分析论坛 ( 沪ICP备13022603号-2 )  

GMT+8, 2024-5-6 16:32 , Processed in 0.3620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